
合成氨生產中,高濃度合格的水煤漿對系統(tǒng)高效穩(wěn)產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。進入2021年,陜化公司圍繞生產裝置水煤漿提濃,多措并舉,突出解決生產瓶頸問題,不斷優(yōu)化運行指標,使水煤漿濃度提升到了62.8%以上,創(chuàng)下水煤漿提濃歷史最好水平,為合成氨系統(tǒng)系統(tǒng)高效穩(wěn)定長周期運行創(chuàng)造了條件。 控制原料煤粒度,滿足煤漿提濃要求。 原料煤的硬度、粒度是煤漿提濃的基本要求。原料煤的硬度大或粒度大時,煤粒不易被磨細,制取的煤漿粒度粗、穩(wěn)定性差、不利于輸送;原料煤的硬度低或粒度小時,制取的煤漿粒度會變細,易于制取高濃度煤漿。氣化分廠從原料煤進倉入手,嚴把進煤質量關,對來煤煤種、硬度、粒度、灰分、含水量嚴格篩選,從源頭上防止不合格煤種進入系統(tǒng)。 優(yōu)化磨機磨棒級配,改變煤漿粒度分布。 磨棒級配直接影響煤漿粒度分布的合理與否,在煤種不變時,調整磨棒級配能夠有效調節(jié)煤漿粒度分布。技術組經過調研,對磨機內部磨棒級配進行了調整,一是把原來的磨棒由65錳改為M45,提高了磨棒的硬度;二是增加了磨棒重量,棒重增加了5噸;三是定期給磨機補加鋼棒,從而提升了磨機制漿能力,達到了煤漿粒度分布要求。 改變磨機密封方式,穩(wěn)定煤漿濃度。 以前磨煤機筒體采取螺栓加膠墊的方式密封,膠墊易老化,檢修頻次高,磨機運行周期短。經過技術組研究討論,膠墊改用填料,不僅密封效果好,而且密封時間長,有效減少了磨機檢修頻次,延長了磨機運行周期,提升了磨機制漿能力,穩(wěn)定了煤漿濃度。 改進煤漿添加劑,增強煤漿提濃。 水煤漿添加劑在煤漿提濃過程中能改變煤漿粘度,決定著煤漿的流動性和穩(wěn)定性。分廠技術人員及時調整添加劑材料配比以及嚴格把控用量,確保煤漿粘度符合工藝指標,增強裝置產出合格煤漿的能力。此外,氣化分廠還通過對磨機滾筒篩末端實施增加擋板改造,提高煤漿掛漿。增加回流裝置,對煤漿進行二次研磨,提供小粒度煤漿等手段,保證高濃度煤漿產出。 通過以上舉措,生產裝置煤漿濃度從2020年的62.0%提升到了62.8%,截至2021年2月初,水煤漿濃度持續(xù)穩(wěn)定在62.8%以上的新水平。伴隨煤漿提濃,氣化爐煤漿反應效率明顯提高,產氣量隨之提升,合成氨日產連創(chuàng)新高,為確保生產系統(tǒng)全年高效穩(wěn)產奠定了基礎。(張鐵靜)